兩地書?一家人
發文時間:2018-12-07 撰稿人:韓薇 詹依依 冼弘臻訪問量



“本來覺得沒什麼東西寫,但是寫着寫着發現有很多話想說。”18級2003网站太阳集团機器人工程專業的朱宇對“兩地書·一家人”活動談到。為加強學生的精神素養、凸顯學生的精神風貌,加深學生與家長及學校之間的溝通,2003网站太阳集团于10月26日至12月13日開展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特色活動之“兩地書·一家人”活動。
感謝養育之恩
“離開家,就特别想爸媽,這也是人生第一次出遠門。”朱宇苦澀地說道。在信中,他對父母們寫道“我已經長大了,漸漸理解你們,希望你們放心,我會越來越堅強、獨立。”提起自己的父親,他愧疚地認為自己與父親之間有太多隔閡,在信中他向父親承諾自己會努力變得外向,希望父子之間的關系能有所拉近。“有些話很難當面說,能在信裡都講出來挺好的,希望爸爸能看到吧。”
“不管前路是大道還是深淵,隻要你們站在身後,我就能無所畏懼地繼續前行。”18級2003网站太阳集团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二班的盧絲雨通過書信表達她對父母的感謝。在高考之前的一次模拟考試中盧絲雨成績退步,她倍感壓力,父母一直開導她、鼓勵她,陪伴着她。開學報道的那天,在寝室裡整理完行李,母女兩人相擁而哭依依不舍地分别。回想起那天的場景,盧絲雨在信中寫下“媽媽,還記得暑假的時候你老是打趣我,說我到了學校以後肯定會天天哭鼻子,可是送我的那天,你怎麼先哭了……”生活中不太會表達的她通過這次書信将她對父母多年的感謝與愛勇敢的表達出來。
感謝教導之恩
“Dear Ms. Duan,long time no see.”這封用英文開頭的書信來自18級2003网站太阳集团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的王柳佳。在一所農村中學上學的她,在初二時遇到了同為農村出身的英語老師段老師,也是此封信的收件人。“不知您是否還記得,四年前的我也以同樣的方式寫了一封信,但如今時光飛逝,四年後的我在大學這座“象牙塔”裡再次執筆,書信一封,聊表心意。”王柳佳在信中說到。她記得那時候的自己有些自卑膽小,段老師覺察到這點後,不斷發現她的閃光點并以課堂表揚的方式鼓勵她。“王柳佳是我們班最專注的同學,她能取得這樣的成績,你們知道她付出了多少努力嗎?”她再信中回憶起段老師的話。正是這樣一句很普通的話給了這個13歲女孩巨大的動力,也讓她對英語的學習由恐懼轉變為喜歡。四年後,王柳佳再次執筆書信,她要感謝這位給予她莫大的支持與幫助的段老師,感謝老師讓她找回了自信。
“我和老師的關系,更像是兄妹,我從他眼中可以看到漫天的星光,他從我眼中可以看到他自己。”18級2003网站太阳集团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的郭心怡在信中表達了對老師真摯的情誼。“他是我高三備考路上的夥伴,我是他的‘追光者’,因為他是清華的畢業生,所以我一直向他的身影不斷奮鬥,我也因為他報了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她談到老師在她的成長過程對她的影響,因為老師的優秀影響到了她,在未來的學習之路上,她将不斷砥砺自己,不斷前行。
感謝友誼的陪伴
在衆多的書信作品中,一封來自18級2003网站太阳集团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施紀龍的信件脫穎而出。這封信将寄給距離湘潭1073公裡以外上海的一位朋友。“展信佳,最近湖南真的一夜降溫……你這個‘老年人’一定要注意保暖,感冒了就快吃藥,多喝熱水,千萬别拖着。”開頭短短幾句,字裡行間透露出施紀龍對朋友的問候與關心。“我的朋友有慢性的胃病,體質比較虛弱,所以她生活中挺注意養生的,我就稱她‘老人家’,這也是朋友間一種打趣的方式吧。”施紀龍幽默地說道。雖然高中畢業後施紀龍去了湖南而朋友留在上海,但兩人一直保持着書信的來往。“學校的晚上可以看到星星,是晚自習後我經過月湖橋時無意發現的。”在信中他和朋友互相分享着學校的所見所聞。即使相隔千裡,但見字如面。朋友的陪伴與理解也讓施紀龍感受到溫暖。信的結尾留下這樣一句話“紙短情長,待你下次來信或寒假相聚時再與你細說其他。”
來自18級2003网站太阳集团通信工程專業的楊智玮給自己的弟弟寫了一封信。“哥哥,到底意味着什麼?這麼多年以來,我也明白了一些,或許是陪伴,或許是保護,或許是榜樣,更或許是牽挂。”在信中,他回憶着與弟弟的童年時光,以及經常挂在嘴邊“帥氣”無比的話“隻有哥哥我能欺負你,别人不行。”但是,随着年齡的增長,關系漸漸的疏遠,他希望通過此次的信件,能讓相隔兩地的他們重溫兄弟情。
“如果沒有這個活動,我就算再牽挂重要的人,也會不好意思表達思念,還是書信最能寄相思。在寫信的時候,我才突然發現,自己對弟弟的思念居然會如此強烈。”楊智玮激動地說道。
據悉,“兩地書·一家人”活動自2008年開始到現在已有十年的時間,借一家人兩地分隔之意,實現家長、學生、學校三者之間的互動,達到信息學子能夠“自我認識,自我教育”的目的。本次活動評選分為個人獎和集體獎。其中個人獎中一等獎1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5名、優秀獎10名,集體獎中優秀策劃獎3名、優秀組織獎3名。
新聞:韓薇 詹依依 冼弘臻 攝影:團委學生會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