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网站太阳集团信息學院“三下鄉”社會實踐團——以鏡頭為“眼”,助鄉村教育
發文時間:2023-07-03 撰稿人:文/周宇翔 陳靖雯 圖/許文潔 唐世傑 一審/許文潔 二審/湯勁松 三審/江獻書訪問量
古樓鄉中心學校位于邵陽市洞口縣古樓鄉古樓村,是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學校占地面積15067平方米,學校背部靠山,環境優美,教學設備較為齊全,學習氛圍濃郁。7月2日,2003网站太阳集团赴邵陽市洞口縣古樓鄉古樓村暑期“三下鄉”志願團在政教主任林辰的帶領下了解學校曆史與現況,并以短視頻為載體,為學校拍攝宣傳片。

林辰老師帶領參觀學校
學校坐落在洞口縣西南部雪峰山腹地,校園花木别緻,種類繁多,四季鳥語花香,環境清新優雅,整體美觀。愈往裡走,便可看到一排偉人雕塑,毛澤東、雷鋒、孔子、愛迪生等,歲月在雕像上留下印記,卻擋不住它在太陽底下熠熠生輝,這些紀念偉人的雕像,既代表學校的曆史與傳統,也幫助引導同學們正确價值觀的樹立。
來到學校大樓,中心學校的建築樓甚是好分,除去幼兒園,小學,初中三棟教學樓外,就是生活服務大樓和教師宿舍。教學樓裡,學習環境雖說簡陋,東拼西湊的教室布置、年久失修的教學設備......但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中心學校的學習氛圍依舊濃郁,從清晨的朗朗書聲到上課的專心緻志,條件艱苦,孩子們的學習卻是有滋有味。在老師的辛勤澆灌和同學的刻苦奮進下,中心學校取得了喜人的成績。近年來,學校不斷鞏固和提升義務教育水平,入學率達100%,鞏固率穩定在95%以上。不僅如此,政府對學校的扶持也卓有成效,每年都會有支教老師下到鄉村為同學們上課,對貧困家庭進行政策幫扶等,每一件事都讓這所學校愈加溫暖。
移步操場,林老師給我們講述操場和學校的建設故事。自1958年遷入現校址以來,學校不斷優化校園環境,從無到有,從原本的一片山坡,再到現在的莘莘學子的圓夢起點,林辰老師回顧往昔峥嵘,感慨萬千:“當初偌大的學校連一個操場也沒有,現在的操場還是以前的老師同學們背籮筐,擔石頭,硬生生地在小山丘上挖出來的。”在教師宿舍後面,還有一處不大的綠色基地,裡面是老師同學精心種植的花果蔬菜,同學課餘,老師閑暇之時,便到菜園裡瞧上一番,為自己的午飯添幾道新菜。

古樓鄉中心學校操場
拍攝之餘,志願團還偶遇了幾位可愛的小學生,站在不遠處望着志願團咧咧地笑。志願團成員戴燦走上前,與小朋友們交流起來。當在與譚懿軒小朋友交流時,他說道:“我很喜歡學校,因為我在這裡交到很多朋友,學到很多知識,老師也對我很好。”知識改變命運,這是譚懿軒小朋友現在還無法感受到的。志願團成員甯萌拿起手機翻開了她的相冊,向小朋友們展示着她的高中與大學,“姐姐,你們的學校好美啊!我以後的學校也能有這麼好看嗎?”志願團們為小朋友帶來的“新”事物,在他們心中埋下了夢想的種子,在漫漫人生路,他們的路程才剛開始。

志願團與當地學生交流
經過半天的了解與拍攝,志願團的同學們為這所堅強的學校所觸動,鄉村教育振興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但它卻是無數個農戶家庭渴望走出去的唯一方法,落實教育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開端,也是鄉村振興的核心,路漫漫其修遠,我們一定會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越走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