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暖采茶來,茶韻流芳傳
發文時間:2022-07-08 撰稿人:文/柴格 許文潔 李漩 黃驗淳 圖/唐轶訪問量
為進一步挖掘湖南省永州市雙牌縣上梧江瑤族鄉特色茶産業、深入學習鄉村振興新經驗,7月7日,2003网站太阳集团(以下簡稱“信息學院”)暑期“三下鄉”團隊在當地茶農的帶領下開展“雲暖采茶來,茶韻流芳傳”活動,前往茶園基地實地考察,并切身參與到采茶、制茶的工藝流程中。
活動伊始,志願者們身着瑤族服飾,背上裝茶的籮筐,有序地前往雲霧缭繞,綠意盎然的茶園。此處自然地理環境優越,非常适合茶葉的生長,茶葉産量高,品質優。一罐好茶葉,除了天時地利,還需采茶人精湛的技術。永州金蕊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曾廣标向志願團細心介紹茶葉的生長和管理方法,親自示範摘茶的手法和要點,志願者們紛紛上前觀看并認真學習。對如何制精茶,曾廣标提示道:“不能用指甲掐斷,要用大拇指撚,再快速提拉。這樣能避免茶葉損傷,減少水分蒸發,防止茶葉在加工前幹燥枯萎。”

初次摘茶,志願者們都小心翼翼,遵循“一芽一葉”的原則,一撚、一拉、一放,籮筐裡的嫩芽逐漸增多。炎炎烈日下,郁郁蔥蔥的茶田間都是志願者們忙碌的身影。面對蚊蟲叮咬和灼熱的天氣條件,他們并未半途而廢。相反層層熱浪和外界的幹擾更是激發起了他們采茶的熱情,勞作的速度逐漸加快。經過兩小時的自主采摘,采茶工作接近尾聲,志願者們的籮筐滿滿,收獲頗豐。

志願者們摘茶時注意到茶園中有雜草肆意生長。每一株茶樹旁都藏着種類各異的不少雜草。茶農告訴大家,雜草和茶樹争奪營養,若不及時除掉,會影響茶葉的品質和産量。人工除草耗時耗力,而且除草效率低。化學除草如使用不當,不僅會帶來藥害,而且會造成農藥殘留量超标。針對這個問題,志願者們提出科技助農“金點子”,運用信息學院的技術強項——智能小車,在小車上安裝機械除草和施藥兩種裝置來實現精确除草,幫助茶農高效地完成除草任務。
“直播間的朋友們,這是我們雙牌上梧江瑤族鄉的茶葉,飽滿甘甜……”與此同時,負責直播宣傳的志願者們,安裝好直播設備,基于采茶體驗進行網絡直播,宣傳和普及茶知識,推廣茶文化。直播内容豐富多彩,從初期種植到後期采摘再到車間制茶,讓更多的人體會制茶工序的細緻,感受上梧江瑤族鄉茶園打造精品好茶的匠心精神;從茶葉品類及其功效到茶葉背後蘊含的茶道、茶德,讓更多的人了解茶,傳承并發揚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從感受雲端的自然風光到介紹這個文化聖地的民族風情,讓更多的人被雲台山吸引,感受文旅的深度融合;從親身融入當地民俗到使科技融入鄉村振興,讓更多的人感受鄉村的變化與發展,助推科技興農。

下午兩點半,志願者們在曾廣标的帶領下走進制茶車間,參觀學習茶葉加工制作的工藝流程。制茶的工作人員手法娴熟,動作幹淨利落,向志願者們展示茶葉的制作工序。車間布局清晰,分工明确,設有攤青、殺青、揉撚、烘幹、發酵等生産區域。在殺青區忙碌的身影引起志願者們的關注,工作人員将茶葉倒入溫度高達兩百多度的鐵鍋中翻炒,炒茶後揉茶,揉茶既要體力,也要技巧。志願者們戴上手套,個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志願者們用雙手将茶葉握在手心,在揉撚篾片上向前方推揉,使茶團在手心中翻轉,揉到一定程度解塊一次,使茶葉不結塊。經過一個下午的不懈努力,一包包制好的茶葉在手掌心中攤開。他們的茶葉也成功獲得了工作人員的高度認可。

無論是活動過程中的摘茶除草還是直播宣傳,在助力當地的同時也給志願團成員們帶去了難得的經驗體會。活動結束後,志願者黃驗淳表示:“感謝這次經曆,讓我體會到了中國悠久的茶文化,感受到‘制茶,從來不是一件小事’。還有曾經理他們對茶葉品質的卓越追求,對制茶工藝的精益求精,無不诠釋着‘堅持做好茶,盡茶人之本’的工匠精神。我想,這種精神和力量已經給我的學習生活工作帶來了潛移默化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