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為輔導員搭建交流研讨的平台,推動輔導員探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交流經驗,共享成果。3月29日上午,第一期心理健康教育輔導員沙龍活動在校心理健康中心舉行。學生工作處莫江平副處長和蔣利平副處長、心理健康中心全體老師、各學院心理輔導員等到場與會。
會上,各位老師圍繞了“如何從日常管理中發現心理危機”這一主題展開讨論,首先由化學化工學院曹文星老師介紹化工學院輔導員團隊在日常管理中發現學生心理危機的典型案例,并分享了化學化工學院在嚴格日常管理,關注學生心理動态的一些具體做法。“與學生做朋友,尊重學生,真誠關心學生,在一定程度上,學習成績發生較大的變化也可反映其心理健康狀态”; “對那些特殊的學生應該予以更加高度的關注,例如那些轉專業的同學,對新轉入的專業環境很陌生,極易産生心理問題,這就需要我們輔導員及時與之溝通。”;“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從QQ、微信各種動态關注學生心理健康動态。”各學院輔導員紛紛結合自己的工作經驗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彭立春老師指出:學生心理狀況是複雜的、内隐的、不穩定的,我要通過各種途徑了解學生的上課學習情況、宿舍人際關系狀況、課外休閑活動情況以及寒暑假去向等具體行為表現來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況,這是我們要能夠從日常管理中發現學生心理波動的原因。
特邀嘉賓學工處蔣利平副處長就各位老師的讨論進行了點評,首先老師要從管理的角度思考工作,應該布置的事情要布置,應該做的事情要做,應該落實的事情要落實,應該告知的事情要告知;一定都要工作程序到位;其次把學校的制度和要求與自己的工作風格靈活結合,形成自己的原則;最後談到了工作的壓力和困惑都是無法避免的,但是要将工作和自己的生活适當分開,合理調節自己做到身心平衡。學工處莫江平副處長着重強調,每個月的心理健康教育沙龍要确保對每個工作主題進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廣泛交流各個學院的做法,進一步改善工作的平台,将心理健康工作落到實處。輔導員還就管理工作建設方面進行了讨論。
這次沙龍活動不僅為輔導員搭建了交流學習的平台,而且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工作技能,豐富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工作經驗起到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