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爾活得粗糙一點
發文時間:2018-04-13 撰稿人:心理健康部訪問量
一次帶三歲的女兒去郊外某高校遊玩,臨近中午,牽女兒到食堂,正是學生就餐高峰,鬧哄哄,亂糟糟。擇位子讓女兒坐好,我去窗口打飯。就在我打好飯,準備選菜時,隐隐地聽見了女兒的哭聲。真是隔山隔水一樣阻隔着一重重的人,女兒的哭聲居然穿透厚重的人牆,傳到我的耳朵裡。開始我還不敢相信,女兒答應得好好的,等我買好飯菜回來的,怎麼會哭?但我還是不放心,菜沒打完,就往女兒那邊去,遠遠地看見女兒真的在哭喊,大叫老爸呢。也許是陌生環境不适應,也許是人多吵得駭人,女兒是真哭了。
那一刻,我為自己的特異功能而驚奇!轉念一想,這種特異功能不是我的專利,它獨屬于天下所有的父母。世上每一個父母都有類似我這般的特異功能吧,一顆心永遠被兒女的聲音牽動着。
周濂說:“你永遠都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
将睡未睡的人們,應該有這樣一種奇妙的體驗,明明當時聽清了,醒來之後,卻什麼也不記得了。聲未入心,就像風過了無痕。叫醒一個打盹兒的人,也有規律可循,如果他真的睡着了,多叫幾次必能叫醒,而那個百叫不醒的人,其實他隻是一個未眠人。一個将聲音堅拒于心門之外的人,他怎麼能被人叫醒呢?
某天早晨自然醒,窗簾被晨風吹起,忽覺涼風頑皮,空氣裡彌漫着花香,小女兒在她的小床上以标準的萌姿熟睡着。此刻覺得幸福,也知此心情短暫,因為白晝已至,我們又将沖進人海,開始擁擠忙碌的一天,但我心深知,能有這樣瞬間的體會,足以抵禦抑郁。
外壓是無解的,想要不抑郁,就隻能自我解壓。解壓最簡單直接的方式就是活得粗糙一點。一位網友說,覺得郁悶了,去碼頭扛一天大包,累得像條狗似的回家,喝點酒倒頭就睡,根本沒空抑郁。心理敏感是好事還是壞事?這要看怎樣去處理,敏感的人可以感受到日出日落、花開花謝等自然變化帶來的美好觸動,也會為流水有意、落花無情等小事感到悲愁。當内心的敏感過剩的時候,可以通過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的轉變,讓适當的粗糙感沖刷掉消極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