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目标:本專業堅持立德樹人,德育優先,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掌握工科基礎理論知識和以電能生産、傳輸與利用為核心的電氣工程領域基礎理論、專業技術和實踐能力,具備良好人文素養、工程實踐能力、工程創新能力及終身學習和發展能力,能夠在電氣工程領域的裝備制造、系統運行、技術開發等部門從事設計、研發、運行等工作的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領域的複合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本專業畢業生在畢業5年左右,能達到如下目标:
1、具備健康的身心和良好的人文科學素養,具有團隊精神并能承擔團隊中個人職責、擁有有效的溝通和表達能力以及工程項目管理的能力。
2、能夠适應現代電氣科學與工程技術發展,融會貫通數理基本知識、工程基礎知識和電氣工程專業知識,能對電氣工程及相關領域複雜工程項目提供解決方案。
3、能夠跟蹤和掌握電氣科學與工程技術相關領域的前沿技術,具備一定的工程創新能力,能運用現代工具從事本領域複雜工程問題的分析、設計、研究、開發和應用等方面的能力。
4、具備社會責任感,在工程實踐中理解并堅守職業道德規範,綜合考慮法律、經濟、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等因素。
5、具有全球化意識和國際視野,能夠積極主動适應不斷變化的國内外形勢和環境,擁有自主的、終生的學習習慣和能力。
師資隊伍:本專業現有專任教師21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5人,具有博士學位19人,博士生導師1人,碩士生導師15人。現有湖南省121創新人才工程1人,湖南省青年骨幹教師3人。
主幹學科:電氣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主要課程:電路理論,模拟電子技術,數字電路與邏輯設計,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電機學,發電廠電氣部分,電力系統繼電保護原理,電力系統建模與仿真,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創新創業能力提升、電磁場,單片機原理及應用,運動控制系統,自動控制原理電力系統分析,電力電子技術,礦山電器與PLC控制,計算機控制系統,新能源發電技術。
發展曆程:本專業于1997年開始招生,2009年獲批湖南省特色專業,2012年獲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專業,2022年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014年獲得電氣工程專業學位碩士授予權。
實驗條件:本專業擁有電子與電氣技術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信息與電氣技術國家級虛拟仿真實驗教學中心、湖南省電氣信息類專業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中心、湖南省電氣信息類專業校企合作創新創業教育基地、礦山安全預警技術與裝備湖南省工程實驗室、風電機組運行數據挖掘與利用技術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湖南省工礦車輛電傳動工程技術中心等教學科研平台;建設有電力系統繼電保護、電力系統動态模拟、電力電子技術、運動控制技術、計算機控制技術、單片機原理及接口技術、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實驗室、PLC原理與技術等專業實驗室;與湘電集團、富士康科技集團、威勝電氣、捷順科技、深圳博時特科技有限公司、湘潭平安電氣、華淩鋼鐵集團、江麓機電集團、巴陵石化等30多家企業建立了實踐教學基地。
就業去向:主要就業單位為國家電網、電力設計研究院所、電氣自動化相關企事業單位等。
本專業招收理工類(選考物理類)學生,授予工學學士學位。